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本期核心观点:

商业项目如果不是“订单型”项目,其实就像下赌注,本文总结了6个如何把自己项目做成“订单型”的项目方法,帮助各位老板用性价比最高,风险最低的方法,尽量花最少的钱去生产。

大家好,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给创业者们开思维脑洞的高臻臻,今天是脑细胞节目的第144期。

 

你的商业项目如果不是“订单型”项目,那就是在赌!现在来说说什么是“订单型”项目?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来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房地产开发商现在确实挺苦逼的,一方面由于房子限价,可地价高,面粉比面包贵,实际上卖出去了房子也几乎没有利润。

 

但是另外一方面又必须赶紧把房子卖出去才好回收资金还贷款。政府也知道房地产商为难,但是也很无奈,政策要求必须要控制好房价,而购房者也很郁闷,看着房价蹭蹭蹭的往上涨,也想赶紧买房子。[第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naoxibaoD加入脑细胞老板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这位朋友想了一个办法,实现了多方三赢,因为房子是精装房,而国家又在提倡BIM智慧城市,所以我朋友给这些精装房加入了机器人等各种智能设备,打智能家居的概念,虽然房价不能变,但是装修费是可以根据投入而改变的,实现最后每平米可以多卖一些价格起来,降低了开发商的损失。

 

大量的开发商和我朋友签了装修合同,合同金额高达3个亿,但是这时我朋友任何智能设备都还没有,签了合同收了定金以后才开始找成熟的机器人、智能家装厂商进货……这就叫“订单型”项目,项目都还没有正式开张,已经有了3个亿的订单合同。

 

可能你会说,这是嗨生意,一般人碰不到,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太远,其实并不是这样,其中的核心逻辑是适合任何行业、任何创业者老板的,我再来举几个常见的反面案例。[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就在上周,脑细胞老板社群5班的一位同学在群里问我:“高班长,我想做桶装水广告,把广告贴在纯净水的水桶上,让广告进入每个家庭,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项目乍一听特别好,毕竟小广告可以贴到消费者的家里去,但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不靠谱的项目,试问,什么样的客户会来桶装水上打广告?餐饮店?培训学校?还是谁?第一波的有投放这个广告需求的商家在哪里?

 

其实,问我这个项目怎么样不如先让这个项目变成“订单型”项目,先自己去找20个不同行业的商家去问:“这里有桶装水广告,打一个月1000元钱,或者500元钱,根据估算各种成本来定价格,你愿意做这个广告不?

愿意,就先给一半的定金”,如果这个项目10个商家里有3,5个商家愿意用钱投票支付定金,那这生意做得,否则,趁在大投入之前赶紧放弃这个项目的念头,不过,以我的个人直觉,这个项目肯定是很难落地收到定金的。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也是脑细胞的一位老板同学,是个富二代,老爸因为之前做地产生意赚了不少钱,他们一起出国旅行的时候发现了国外的一种特别好喝的饮料,回来就想自己做这种饮料,咨询我关于开饮料厂的事情。

我的天,在完全没有订单,没有市场验证的情况下,就直接想投几百万上千万先开厂,试问,如果厂开了,饮料生产出来了,卖给谁?饮料的销售渠道有了吗?都谈好了吗?第一波的种子用户在哪里?

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不会这样做,我一定会先用“最小创业模型”去验证,先想办法从国外买一些这个饮料回来,然后铺货给1、2家餐厅或者是超市,不用多,哪怕一家10瓶都行,先看卖得出去吗?是否能收得到钱回来不、

 

如果效果好,这个项目可以做,我也不会开厂,中国最不值钱的就是厂,那么多现成的厂,为什么不让他们代加工,他们是求贤若渴呀,性价比最高,风险最低的方法是尽量花最少的钱去生产。

 

什么包装设计、文案也不用太纠结,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先生产出来,然后去尝试铺货,尝试去卖,如果真有利润,算得过账来,再说做强,做大的事情。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2013年的时候,我和我朋友一起创立的老枝花卤这个卖卤味项目,虽然现在的年产值已经是3、4000万了,但是最早起步的时候,是严格按照最小创业模型的思路去一步一步的验证的,最早的时候就只投入了几千块钱而已。

 

不是没有钱投,而是有钱也只能投那么多,当时没有店面,没有服务员,什么都没有,就只买了几口锅,租了一个200元/月的别人家的厨房,然后让厨师师傅试着做卤菜,然后去找别人的餐厅合作。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每天支付给餐厅100元钱,持续1周时间,我们合伙人几个亲自在别人餐厅的门口放一口锅,摆个易拉宝尝试去卖,第一,自己去,可以不用请服务员,可以节约试错成本,第二,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了解到关于口味、产品等的第一手信息,回来好做调整。

 

在做口味测试的时候,还要坚持一个原则,让消费者用钱投票,用嘴巴投票是没用的,大部分碍于面子都会说一些恭维的话。

 

而钱是最公平、最真实的,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策略,如果在这一周内,第二次来回购的打6折,第三次来回购的打3折,然后我们做好数据统计,看看复购率有多少,复购率高才代表这个产品有市场。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另外,你也别看这个折扣好像很低了,是靠折扣吸引过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对于吃的东西,如果难吃,哪怕不要钱,可能你都不会再去买,设置如此低的复购折扣完全是因为测试时间只有一周,减少消费者不想出门,不想走路来购买的惰性而已。

 

当然,最后的测试数据还是挺不错的,我们才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才开始开了第一家门店。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精益创业》,里面有一个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MVP——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理论上,所有的项目都是可以设计出“最小创业模型”用最小可行性产品去验证市场的,用最简洁的产品,成本最低的方式去验证市场。

 

如果真的直接出产品有难度,做成ppt,或者做成产品介绍视频给消费者讲解,再或者给30个人提供最最简洁版本的产品进行体验,看看他们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支付一定的定金,就像众筹网站的产品众筹一样,用钱来投票来测试市场的真实需求,做成一个“订单型”的企业,把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在项目正式上马之前,把自己的项目做成“订单型”的项目,我个人总结了几点:

 

第一、先做一个“最小可行性的产品”的样品出来。这个样品可以是实物、可以是ppt,或者是阉割版,比如一个全自动的专门洗内裤的洗衣机产品,样品是全手动的都行,简陋点都没关系,主要是看消费者是否对某一关键性痛点有需求。

 

第二、不要一来就想开厂这样的大投入的事情。能够先代理同类型的产品就先代理,借别人的船出海,用别人的产品去谈渠道,积累人脉,如果卖得好,这个时候再该换旗帜,做自己的品牌,开自己的厂是风险最低的。

 

第三、如果想代理或者加盟一个项目,也不要一来就去加盟或者代理,先找品牌方要资料。

 

先发朋友圈或者自己的销售渠道去卖,看是否能卖得掉,如果有意向购买的人多,再反过来去找总公司谈代理或者加盟,甚至可以先找其他加盟商进点货,试着卖,哪怕没利润,平价出货甚至亏钱卖货都没关系,主要测试自己的团队和渠道是否适合卖这个产品和测试这个产品的市场的真实情况怎么样。

 

第四、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一定要静下心来,用老祖宗的办法先去当学徒。

 

比如去竞争对手或者想合作的公司里去打工2个月,摸摸底,看看真实的市场情况怎么样,和看看竞争对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另立山头的时候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人活一辈子就算70年,你想做一个至少10年风光的项目,用2个月的时间去打打工,当当卧底又未尝不可呢,要知道,99%表面风光的项目可能背后过得并不是那么好,而为什么要傻乎乎的去当他的韭菜呢。

 

第五、能众筹,能预售的,尽量先收钱。让消费者用人民币给你的项目投票,没有渠道哪怕利用自己的朋友人脉圈先进行众筹试试,比如我想做一个幼儿绘本租赁的项目,先去用家人的身份证去图书馆借大量的绘本出来。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家附近的区图书馆一个身份证可以借13本书,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免费的,先小范围的试着这些书能不能租出去,能不能你自己的绘本馆的会员卡,可以操作的话,再自己进行图书购买。

 

再比如你想卖老家的土鸡蛋,土猪肉,也是先发照片,发视频,看能否收到钱,再去组织货源,尽量做到在市场验证清楚之前少投入或者不投入。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第六、先圈人,采用从人群需求出发反向满足的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2B2C,比如我知道的有一个女性社群,从群友里收集大家想要产品。

 

比如,护肤品,然后大家在群里众筹,然后去找可以开发这个护肤瓶的厂商进现成的货或者生产,再依托微商或者是现有的销售模式,群友自己去销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1,是大家都有主人翁感会去做这个事,第2,是自己决定出的产品,所以可以打消对亲朋好友销售时的大部分信任问题。同理,不同社群、不同的流量资源,玩法也一样,可以大同小异,举一反三。

 

反正一句话,要以”貔貅心态“去验证市场,让我立马投钱我不投,不论自己有产品还是没产品,反正我要先把声音放出去,先看市场反馈再说,一定要先找到第一波会掏钱买单的人,稳了,再继续。

 

另外,也不要怕自己的idea被抄袭复制,首先,只要你一百度,你会很惊讶,原来你只是和其他所有人一样聪明而已,所有的idea国内外肯定都有类似的了,而且早就有了。

 

idea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后期拼运营,就像番茄炒蛋所有人都会做,但是真正能做得超级好吃,超级有差异化的必定屈指可数。

 

从有这个项目的想法的第一天开始,就不要闭门造车,就要和目标消费者天天泡在一起,快速迭代,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最小创业模型”的思路,那就是在拿自己的时间、金钱在赌博。

 

这年头,不能提前收钱的项目,那就别做了(血的教训)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更有甚者,一提到创业做项目,想的就是先租个大办公室,先去注册一家公司,先搞一堆股东合伙人进来,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定要先出“最小可行性产品”去验证市场,先把订单拿回来了再说成立公司的这些走流程的事情。

 

股东合伙人也是,也要有“最小可行性”的思维,能自己干的自己先干,能让其他人当员工的就先当员工,而不当合伙人,能兼职的就先不忙让他全职,一切的核心是有订单,有钱进来了,一切都好说,不然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

 

现在这年头,经济大环境不是太好,而且时代变化还快速,三个月一大变,一年一大变,市场风向快速变化,根本让你没有任何机会一切准备好了才开始打阵地战一样的去做市场,等你准备好,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初期成本太高,也会压得你难受。

 

就我个人的创业理念而言,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的当下,我给自己定了4个原则:

第一、三个月以内看不到大概率要赚钱的项目不碰

第二、初期投入太大的项目不碰

第三、不能做成“订单型”项目的项目不碰

第四、如果项目启动了,3个月内盈利能力不佳,甚至亏本,立马放弃,绝不犹豫,绝不恋战,不然只会越陷越深,沉默成本巨大。

希望,你也能如此。
 
另外,我再来说说我个人最新的创业动向,其实十年前我就有一个念头了,琢磨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开始行动了,现在市场上有财务外包,这个项目相当于营销部或者市场部外包,因为中小企业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市场部、营销部难度是很大的。
 
第一、招不到靠谱的人,第二,就算招到了,一个美工、一个文案、一个策划的最低配,一个月成本也是过万的,比如像餐饮店、美容美甲店等这样的中小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我想批量化但是又个性化的实现同时给10万家中小企业做营销服务,服务内容很简单,就是每个月帮你做一场线上或者线下的促销活动,帮你解决客户引流、锁客或者是升单的问题,真正的给你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朋友圈的文案设计、社群的文案、线下的传单设计、活动创意、甚至什么时间点干什么事等等每个月都全部一整套给到你,你只需要简单照做,比如类似复制粘贴发朋友圈就ok了。
 
目前也正在进行“最小创业模型”的测试,愿意来当小白鼠的可以在脑细胞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营销老师”,加微信私聊,目前处于项目内测期,就像今天分享的内容一样,测试期价格很便宜,但是无论多少也需要你用钱来投票,我也想把这个服务模型优化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