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发传单做地推在互联网时代依然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必须理念正确、操作得当才会有好的效果。

3517字/4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线下地推发传单还是有用的


 

首先,我给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传统实体老板呼个吁:别整天听我们这帮互联网人瞎叨叨,什么做互联网宣传比线下宣传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赶紧去做一个APP,H5宣传页或者是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自己却在做地推,什么滴滴、美团、饿了么,地推对成就他们的项目可谓是功不可没,很多人统计了以后说发传单地推的转化率只有0.5%到1%,没有做的必要,我个人不认可这种观点,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地推和发传单是很用的,只是很多老板在惯性思维里没有把发传单给用对,我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眼中的高维度发传单是怎么玩的。

 

发传单的第一目的是通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地推发传单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你是想靠它做品牌,做陌生人的销售转化,那不好意思,我明确的告诉你,你想多了,发传单的主要目的是“通知”,比如通知你家楼下有一家火锅店开业了,通知现在可以用饿了么订餐了,至于转化,那另说,通常来讲是非常少的,一般低于1%,也就是说100个人里可能不到一个人会被转化去消费或者是安装APP。只是福利的力度大一些,产品吸引人一些,转化会高一些而已,但是传单的核心目的是通知。

 

所以如果是一个和你不相关的陌生人给你通知一个什么事,你会第一时间会觉得很奇怪,觉得和自己不相干,就跟我们在大街上被发传单的感觉是一样的。传单一定要系统级的配合其他的事情一起做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滴滴,一定要配合新闻媒体、线上的舆论同步一起推才有可能有好的转化。所谓通知,一定是要认识或者有关系的人或事给你发通知,你才会有所反应,如果没关系,那你只会觉得突兀,甚至会有“我最讨厌谁谁谁求我看DM单了,我就是不伸手接,而且眼睛都不正视对方一下,我就是比你高贵”的这种“变态”心理,再比如楼下的火锅店,如果单纯的把传单塞给对方,一般效果是很差的,但是笑脸相迎的说一句:“我们火锅店就在你们家楼下,空了过来坐坐”,那效果会好很多,因为路人会觉得这事和自己有关系,并且这句简单的建立关系的话会比直接告诉他打几折效果会好很多。

 

发传单的本质是秀场


 

第二,要明白发传单其实是一个秀场,你发传单的氛围营造比单纯的发传单重要多了。我之前看到了一张发传单的图片,是一个穿着史努比卡通装的人,一边头靠着电线杆,感觉很无奈,又很累的样子,然后只要有人走路经过,史努比立马拿一张传单给他,试想,如果是你走那里路过,你会看传单吗?你肯定会比平时更仔细的看,你会觉得传单发得都那么有创意,肯定卖的东西也不差,甚至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找来十个人穿史努比的衣服,在连续的十颗树下整齐的排一排,一边做qq表情,一边发传单,那肯定效果非常好,肯定会有很多人会主动拍照发朋友圈,甚至说不一定还可以上新闻头条,这个比把传单硬塞到路上的手上效果好太多了,所以,发传单是一个秀场,而不是传单本身。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安徽合肥一间店家前面,这位穿著白色礼服的女孩,悬在一根三公尺高的竿子上,晃呀晃的,把手中的传单递给路人;路人们突然看到天降传单,第一个反应都是吓得措手不及,然后就接下来了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现在的教育培训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堵在门口发传单,每个家长手上都有一大摞,即使你把DM单设计得再精美,折扣做得再吸引人,家长也不会仔细看。而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有很强的市场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比如车体广告、豪华装修的实体店、长期的口碑积累,他们发传单就能起到相对比较好的通知作用,通知家长我们现在有一个什么什么课程可以来试试。小机构就比较惨了,市场能力几乎为零,所以传单往往只能被家长扔进垃圾桶,所以对于小机构,这种情况下需要突出的是现场咨询,把现场咨询的这个秀场给发挥好,而传单仅仅只是配角[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既然是秀场,那肯定阵仗越大越好,所以与其大量的长期的发传单没效果,还不如集中精力的来一次大做,比如会有大型展台,改装过的高大上的广告车等等,突击性的提高转化率,因为阵仗大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家长的戒备心,觉得这家教育机构有实力。所以,小做还不如大做,小做没效果,反而浪费成本,消耗自己的创业信心。

 

发传单的小技巧


 

说完了上面两点关于发传单的整体理念,接下来才是细节和技巧,我先来说一些基础的技巧,比如微笑、服装的统一、多人共同作战是非常必要的,你可以脑补一下,一位女生穿着正式,戴着绶带给你发传单,你感觉会更重视还是穿着随意你会更重视?我们回想一下,往往单兵作战,穿着随意一般都是在路上卖发票的。发传单还需要设计一句简短的话术,不能直接硬塞过去就完了,比如像前面说的,像老板娘一样的说一句:“我们火锅店今天开业,就在你家楼下,空了过来坐坐”,转化率会高很多。另外,发传单尽量女生去发,而且是大学生模样的女生去发最好,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相对于陌生男性,陌生女性危害到自己的可能性更小,更能产生信任。

 

接下来是DM单的设计,既然前面说了是通知,那一定要简单明了,你没见过哪个小区的停水停气的通知写得是长篇大论的,是吧?所以,一个DM单最好只说一个事情,并且最好只有一句话,像下图这种DM单,又是什么感恩回馈这种屁话,又是产品陈列,又是各种复杂的活动规则的,肯定效果不好,看着就让人头疼,阅读成本太高。

再让我们来看看大众点评网当年地推用的DM单,整个DM单非常简单,就只有一句话:五块钱的快乐是什么?扫描二维码揭开答案,然后附一个二维码,据说这个DM单的转化率高达22.3%,很多人都因为好奇而去扫描这个二维码,扫二维码了以后会到一个公众号,才告诉他5块钱可以看一场电影。注意哦,大众点评网的终极诉求肯定是让人下载他的APP,但是他并没有扫码以后直接让人下载,而是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再在以后的文章推送中慢慢引导大家下载大众点评网的APP,这种细节设计是非常棒的,因为直接下载APP实在给人的感觉太重了,又没网,实在不方便。[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们再来说一下老枝花卤,每次新店开业的时候也会发传单,但是也只有一句话的通知:“老枝花卤在你家楼下开业啦,邻居们凭此单到实体店可以免费领取一份卤鲍鱼”,就这样,完了,但是每次效果都非常好。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除了上面的案例,我还遇到过一次通知感更强的DM单,超级赞,有一次我回家,在小区门口,一位保安大哥递给我了一张小纸条,就像工资条一样一长条,上面写着什么什么时间将组织业主到哪里去春游,摘樱桃,大人多少钱,小孩多少钱,然后联系谁谁谁报名。当时,我立马就报名了,后来细想才觉得这个事情多半是某个农家乐和小区物业的商业合作,不过这种纯通知型的DM单真的是太赞了,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甚至都没有设计,简单粗暴的告诉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干嘛就完了,效果还非常的好。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另外,说到这里,我多说几句,从这个保安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时候谁发传单真的特别重要,因为是借用了目标受众熟悉的人进行了背书,比如某餐饮店可以做一些优惠卡,让隔壁的美发店来发,比如一张只要三人同行就可以免费获得一道菜的优惠卡,理发店的老板跟他的客人说:“陈姐,你是我们老客户了,隔壁新开了一家餐馆,我团购了些优惠卡,你带上你的朋友去吃还可以有优惠”,理发店和餐馆的老板都得到了双赢,理发店的老板给客户提供了福利,餐馆的老板引流了客人,而且这种场景下,客户的转化率也特别高,所以,发传单,谁来发也特别重要

 

这里还有一个在学校做郊游活动的DM单案例,传单的背景是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很多入学新生都有想集体在第一个国庆出去玩的需求,有一个搞学生聚会party的DM单值得大家学习,它也是属于一句话说清楚的DM单:“班长,带我们出门去嗨”,但是这句话很有意思,直接暗示了转化动作,当时这个DM单就被很多大学生纷纷以开玩笑的方式教到了班长手上。同理,把DM单交给老婆、老板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因为这已经不是DM单了,而是一种选票,用于表达平时想说,又不敢说,或者是不屑于专门说的事情。

 

干货:这种做地推发传单的思路太实用了!(深度超赞) | 高臻臻的脑细胞

 

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哪里发传单也很重要,在滴滴发展的初期,要去找司机朋友,而那里司机最集中呢?当然是火车站,机场,这样的地方,而不是满大街的乱发传单,并且这个时候司机的等待时间很长,有足够的时间听你洗脑。对于传统的口岸型的商家,在哪里发传单也特别重要,比如就算是在小区门口,是发给进小区的人还是出小区的人都是有讲究的,按照通常情况,回小区的人一般心态更平和,更有可能关注你的传单,而出小区的人一般心里有事,相对来说,效果就要差一些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员工自己人去发传单而不是外包,因为外包团队和自己团队心态是不一样的,效果天壤之别,甚至在做学校地推的时候,都尽量不要找校团委、学生会这些地方,而尽量自己招聘学生去做,因为外包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执行效果打折,甚至直接把传单扔垃圾桶。可能你会说,你还有考核指标,比如在发传单的时候收集潜在客户的电话号码,比如每天15个电话等等,其实这样也不一定靠谱,因为有些很油的兼职的传单工作者可能会在现场和竞争同行的传单员互换客户电话来偷懒,更重要的是发传单、做地推是一个秀场,最好是由自己人直接面对销售市场,展现自己团队的专业和风采,还可以直接收集市场反馈和意见,所以,做地推,发传单尽量用自己人。

 

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给中小企业老板们开思维脑洞的高臻臻,更多分享欢迎大家加入脑细胞的付费社群,那里已经有800多位老板在天天激烈的讨论各种营销案例了。[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naoxibaoB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空白市场:餐饮行业的升维做法(真实操)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这几年,我是打死都不碰餐饮行业的,僧多粥少,但是有另外一种高维度的餐饮行业的资本玩法,我愿意尝试,市场现在急需这样的餐饮服务。

3550字/4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其实本文的原来的标题是《线下刚需新风口:餐饮行业的内容创业》,但是怕人觉得太高寡,所以临时改了,所以我们还是从内容创业开始讲起。

 

很多人一说到内容创业就想到做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拍小视频,但是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不是讲这个,而是以餐饮为例讲线下视角的“内容创业”。现在各种大兴土木的商业综合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商场是门口罗雀,他们急需有流量吸引能力的品牌入驻来增加人流量,特别是现在的商场的餐饮板块越来越重要了,急需有号召力的餐饮品牌入驻,但是哪些餐饮有实力、有潜力、有号召力、怎么去找到他们,对于一般的开发商来说,完全是懵逼的,所以,这个切入点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如果商场是一个像淘宝、微信公众号一样的平台,他们非常是需要优质的内容的,比如优质的餐饮品牌就是优质的内容,而在线下寻找和整合这种优质的内容是非常有市场的,今天我就以餐饮为例来分享线下视角的内容创业,如何帮商场做内容。

 

空白市场:餐饮行业的升维做法(真实操)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观点,绝对不碰餐饮项目,甚至我之前还录了一期脑细胞的节目叫《这几年千万别做餐饮》,因为餐饮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房租、人工等各种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最近我的想法有了些改变,特别是遇到了一位投资人老前辈,他说未来3年以内,他是非常看好餐饮行业的,因为餐饮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是可以“成本转移”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未来几年很多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会上涨,但是零售价不敢涨,但是餐饮行业随着原材料的上涨,售价是可以水涨船高的,消费者是理解的,所以可以更好的转移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投资大型连锁餐饮可能会变成投资者的重点关注的行业。嘿嘿,不好意思,我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自己做餐饮,生意不好的时候心累,生意好的时候身体累,不过通过升维的思路来做餐饮,我还是愿意尝试的,比如下面这种玩法。[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我有一个朋友,我真心的佩服,他做了十多年的餐饮了,各种餐饮业态都有尝试,综合餐饮、小吃餐饮、夜宵餐饮等等都亲力亲为的做过,他前段时间告诉我他在3年前就做了一个9年的规划,分为1年、3年、5年的计划,第一年,凭借着在餐饮行业的十多年的人脉圈子众筹了一家高端的烧烤店,虽然现在生意非常火爆,但是他告诉我做这个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赚钱,而是为了通过股份圈人,众筹股东里都是各大新式餐饮的老板、媒体人、互联网人,目的就是为了接下来想干的给商业综合体招商的项目。第一年众筹开店聚人脉,接下来的三年,主要是在本地搭建招商团队和实操,最后的五年,在全国开始复制,开花结果,甚至上市。

 

空白市场:餐饮行业的升维做法(真实操) | 高臻臻的脑细胞

这是我的朋友,也是合伙人的王春众筹开的店,表面上是一个生意超好的餐饮店,但其实是一个餐饮行业的新龙门客栈。他真的是对餐饮行业非常理解的人,要知道全国可能餐饮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就应该是在成都,2008年,做火了成都味道最多的烤鱼店友共鸣,2009年到现在做中式快餐席罐,现在年流水接近1亿,2013年到现在,我和他一起做老枝花卤,现在年流水好几千万,2016年,他做小烽烧夜宵,第一个月就达到流水80万

 

目前,餐饮圈子里有人听说他想干这个事情,不少的商业综合体的招商部的老大都慕名来拜访他,请他来规划商场的业态。很多商业地产都是开发商的商品房项目的配套项目,重视程度不够,总体上来说房地产企业现在很多还是“快速卖完房子走人”的思维,所以在商业地产上的精细化运作不够,并且对于招商部,不仅要关注餐饮行业的招商,还要关注服装、烘焙、儿童教育、电影等等很多业态,所以专业度、精力和人手是肯定不够的,而从北上广的商业综合体发展的情况来看,以前去商场是为了买衣服,现在去商场是为了去带娃,是为了去吃饭,在商场里吃饭是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板块,但是开发商的招商能力有限,往往很多时候招不到厉害的餐饮品牌,要不然就是清一色的火锅、串串,单一品类,甚至很多时候招的都是从来没有做过餐饮的人来开店,对商场的引流完全没有正向的溢出,没有人流量,商场的商铺就卖不出去,或者租不出去,就不能快速的回收资金闪人,最后不得不向第三方寻求餐饮招商和规划的帮助。[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政策需要,开发商修房子,必须得修一些商业配套,就导致每个楼盘下面都有自己的商业街,导致各个楼盘的商业板块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僧多粥少,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限制土地供应,硬性规定必须有商业配套,甚至有些地方商业配套的面积必须达到整体地块面积的51%,所以,历史赐予的机会点来了。

 

我朋友尝试着给几家商业综合体做餐饮规划,让商场方真的是大开眼界,喜欢得不得了,我朋友会根据商场的位置来梳理哪里该放地方餐饮,比如自贡美蛙,哪里又该按照食材划分来放餐饮,比如现在比较火的潮汕牛肉,哪里来该放快速餐饮、休闲餐饮、综合餐饮、特色餐饮,并且会按照开发商熟悉的面积逻辑来规划,比如15平方的放老枝花卤、串串等这样的小吃餐饮,60-80平方放小而美的快速餐饮,120-180平方放特色餐饮,300平方放综合餐饮,比如湘菜、川菜这种,完了还帮商场方找到行业里最具人流量号召力的餐饮品牌入驻,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开发商解决了招商难的痛点。但是如果说我朋友只是按照引进一家家的商家来收取开发商的服务费,那这个生意就太low了,也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我给我朋友引进了资本方来了个升维玩法。

 

首先,资本方会成立一个基金,向社会募资,然后这些钱会直接以低价来购买房地产商的商铺,因为有招商和规划的软实力,所以价格会压得很低,甚至可以做到6折,7折的房价来买,不仅有买的部分还会有租的部分,尽可能的压低开发商的租金和延长免租期,这样就可以以比较低的租金吸引餐饮商家入驻,餐饮商家也比较开心,但是我们仍然有利润,而我们因为是整体的、统一的规划招商思路,餐饮商家肯定比以前的散户招商更容易存活,竞争力更明显。而房地产方也非常高兴,因为这些餐饮会带来大量的人流量,会导致房价和租金的上涨,我知道的一个商业综合体就是这样干的,5个亿修了一栋楼,硬生生的通过各种办法把餐饮业态盘活了,3年以后卖了15个亿,而我们就更开心了,2,3年以后以带租约的方式把房产卖了套现走人再去干下一个商场。这样的做法让房地产方、餐饮品牌方、餐饮招商方的我们实现了三赢,而且我们还是绝对的轻资产运作,也符合脑细胞的经营理念。

 

上面的这个玩法也不是我们的原创,上海那边有一家50人的公司已经这样在干了好多年了,目前估值达到30个亿,都正在走上市流程,但是全中国那么大,绝对不止只容纳得下几家这样的公司,所以机会绝对是有的。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的WeWork,专门做共享、联合办公的业务,但是四分之一的场地都是他自有的,并且是通过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买的,除了表面上的租金收入,更大的收入是几年以后卖房子的资本升值的收益,收入极为可观,商业地产的价值直接取决于租赁收入,当租赁价值提升的同时,物业价值同样会提升,所以这家公司的估值在2016年3月就已经达到了160亿美元。

 

空白市场:餐饮行业的升维做法(真实操) | 高臻臻的脑细胞

空白市场:餐饮行业的升维做法(真实操)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上面的这个餐饮的例子仅仅是一个例子,我的理解,内容创业远远不止什么写文章、拍视频、打造ip,而线下的“内容创业”才是市场巨大的一块蓝海蛋糕,内容代表了流量,代表了人气,你能自己做或者整合资源来做人流量的磁铁石,那你就可能获得“头部内容”的商业回报。内容创业的本质是爆款思维,通过差异化的爆款内容来吸引人流,人流量大了,平台的商业价值就升值了,你也就可以获得商业回报了。

 

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多行业、很多业态里都可以体现,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比如我之前分享的老枝花卤破天荒的在别人卤鸡脚鸭脖的时候,突然卤鲍鱼、卤核桃就是这种“做内容”的思维,再比如很多房地产,花高价都会找一个知名的国际的五星级酒店管理公司来冠名,因为有五星级酒店和没有五星级酒店,房产的地价是天壤之别。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莫名其妙的收购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会让这家上市公司简单粗暴的拥有互联网基因,有拥抱互联网的题材,股价就会上涨,用于收购的那几千万和赚几亿的股票的钱完全不值得一提,太划算了,有了钱,再有底气的更好的拥抱互联网不是挺好的吗。现在太多的商业、产品、公司都太需要内容了,上面的例子只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启发,希望大家能结合一下自己的行业和情况,看是否具备成为“头部内容”的机会,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现在是新时代了,无论什么行业,有机会有必要的话可以多了解了解如何运用资本的力量,资本是这个时代很有力量的一个杠杆工具。

 

更多分享欢迎大家加入脑细胞的付费社群,那里已经有800多位老板在天天激烈的讨论各种营销案例了,下期见。[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naoxibaoB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很多小生意同质化竞争严重,用升维创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小店,可能立马能找到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点,做一个行业的变革者。

3550字/4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前些年,因为刘慈欣的《三体》特别火,给互联网创业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降维攻击,如果降维是一种破坏,那升维就是一种创造,今天我在这里就分享一下脑细胞团队这一年遇到的或者是亲自实践的“升维创新”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启发。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三体》一本深刻影响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思想的科幻小说,在互联网届非常受热捧。

 

说到“维度”这个词语,感觉挺高大上的,但是用人话翻译一下,维度其实就是“思维角度”的意思。但是为什么是升维或降维,而不是升级或降级呢?因为升级和降级只是量变,而升维和降维是质变,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立交桥,没有下穿隧道,仅仅是用平面上的公路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那将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从平面上的公路到立交桥、隧道,这就是一种升维的创新,是质的改变,如果靠多修路,修更好的路的升级的方法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同理,要摆脱和同行之间的“量”的竞争,比如价格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质上的升维创新

升维创新有一个关键的表现:升维创新的企业向下兼容,他可以干你的业务,但是你很难干他能干的业务,就比如滴滴和出租车之间的关系,滴滴可以跟出租车一样的载人,但是出租车很难像滴滴那样用算法接单,无法拼车,无法根据某个区域的供需关系来定制车费,这就叫升维创新,这是增加出租车数量和培训司机业务能力永远做不到的事情。

 

纵向升维创新


 

纵向升维创新是升维创新思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创新方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抬起头往上看,看看行业里最高级的业务形态是怎么样的,直接跟着它学就好

 

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天真蓝这个案例,天真蓝是一个拍证件照的连锁品牌,按照惯性思维,拍证件照就到街边复印店那样的小店里拍了就好,但是天真蓝直接对标的是影楼模式,它把小小的拍证件照的生意升维到了影楼维度,有化妆师、有衣服可以选,还有微表情的设计,并且这种升维还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觉得证件照是会跟自己一辈子的,而且对于求职的毕业生来说,好的照片还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多花点钱去拍照还是值得的,所以,天真蓝现在生意爆好,还必须通过微信预约才能去拍照。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如果让现有的实力影楼降维去拍证件照,估计他们不会愿意,因为他们会觉得low,成本也控制不住,如果让一般拍证件照的小店升维到影楼服务那样去拍证件照,估计很多小老板又勇气不足,不敢尝试,万一提高了价格,就没有人来拍照了呢,然而天真蓝去做了,而且还做得很好,火得一塌糊涂,目前在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等很多城市都有了分店。[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下图是天真蓝的微信公众号最近发的两篇推文,一般的证件照店是肯定不会提供洗头服务和眼睛配搭服务的。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很多同学应该知道脑细胞今年的自己的重点项目是空岛计划,简单一句话就是在全世界风景最漂亮的地方,甚至是无人区建造非常概念版的目的地型营地,目前已经在藏区、云南、柬埔寨等等很多地方开始了第一期工程,我们先不说其他的概念,我们就先简单的把空岛看作是一个酒店项目,怎么突出酒店的创新之处呢?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空岛计划的升维思路让中国国家的旅游局都开始关注。

 

其实可以用升维的思路,第一代的酒店,解决的是基本的住宿问题,第二代的酒店,也叫精致酒店,解决的是消费升级以后良好的住宿环境和用餐环境,比如这几年特别火的民宿行业就算是这种第二代酒店。但是前两种酒店都仅仅是在硬件上的竞争,换句话说,只要有钱都可以做到。所以空岛的酒店属于第三代酒店,不仅向下兼容前面两种酒店,在硬件上采用的是美国纽约的知名设计师来亲自操刀,更重要的是空岛的软优势,就是是“玩法”,脑细胞团队是空岛项目的操盘团队,和其他传统酒店团队的最大的基因上的区别是互联网基因和媒体基因,所以,空岛在酒店这个维度最大的差异化是旅游体验上的玩法第一代、第二代的酒店是人玩景,而空岛代表的第三代酒店是人玩人,那具体空岛是怎么回事呢,各位拭目以待吧,再过几月就出来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大家应该可以体会到什么叫纵向升维创新了吧,纵向升维创新就是在原有行业的纵向方向上去寻找更加高级感的业态,实现降维攻击,几乎所有的行业、产品都可以实现纵向的升维创新,就看各位老板们能否跳出惯性思路去寻找自己行业的高维参照物了,比如卖洗发水的,高维的参照物就是高端理发店里的高端洗发水,如果高端洗发店都使用了,那普通的大众市场那就很容易拓展了。比如卖房子的,如果房子的外观和内部都是由国外的别墅设计师大神设计的,那也就升维创新了,再比如卖卤味的老枝花卤,各种像鲍鱼这样的高端海鲜产品都在卤,那普通食材就更容易接受了,再比如传统的素食餐厅,作为一个喜欢吃肉的我,去的欲望是非常有限的,无非就是炒素菜,用豆腐做点回锅肉这些,但是如果向高维度的火锅借鉴,打造素食火锅的概念,还可以吃一些罕见稀有的蔬菜、水果,我是有兴趣的,而且现在也已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了,比如一叶一世界藏茶素火锅 、阿心萨。[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横向升维创新


 

横向升维创新相对来说对普通老板就要难一些了,用人话来翻译就是从其他行业中去借鉴升维创新的方法,但是一旦找到,那将是颠覆性的创新。

 

去年,有一房地产的老总来找脑细胞,他有一栋商业综合体,想让我们在里面做一个地标性业态,然后可以让整个商业综合体可以房价升值,他好卖。我们在实地考察了以后,我们给他的建议是做一个颠覆式的健身房。怎么创新呢?传统的健身房很多人交了费,但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够长期坚持去健身,因为去健身房就是去自虐的,内心常常自己跟自己说:“加油,再坚持5分钟,再坚持10分钟”,从体验上来说是非常无趣的,一直做着各种重复运动,所以这里就是一个很大的可以用作创新切入点的痛点,然而在健身房行业这个维度去找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跨界想到了游戏行业,我们给这家健身房引进了类似游戏练级的成就系统,一进健身房就会有一个手环,手环和健身房所有的设备进行联通,比如你去练习弹跳,根据你跳起来的高度,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和排名,并且把top10的姓名和弹跳高度长期显示在LED上做成就展示。我们还引进了西班牙的健身器材,在一个专门的房间,有很多灯泡一样的按钮,只要灯一亮,你就必须跳起来或者跑过去用身体把他按灭,就像360度的打地鼠一样,当然手环也会做好成就记录,并且整个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就像游戏里的副本一样,是分层级的,只有今天你达到了多少分数才能去某个新区去健身,如果你执意要去,也可以,那就是人民币玩家单独付费。而且我们的健身设备除了传统的那些器材以外,我们还有很多从全世界各地引进的vr健身器材,比如VR划船机,你带上VR眼镜以后,就是在丛林里划船,还要及时的躲避水中的鳄鱼,还有VR的飞行器,四肢悬空,通过控制身体平衡来完成健身游戏里的任务。我们做这个健身房的核心就是让年轻人可以娱乐化、游戏化的健身,并且时时激发年轻人的挑战欲望,甚至在男厕所还有比赛谁尿得远的设备做距离排名,所以,我们给这个健身房取名叫UP,不仅有成人版,还有儿童版的UP KIDS,当我们所有都规划完成准备实施的时候,结果郁闷了,项目取消了,因为房地产确实太火了,整栋商业综合体已经全部卖光了,也没有做这个健身房的必要了,但是这个健身房的横向升维创新的思路还是值得给大家分享的。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再说一个,去年脑细胞接触到了一个卖日本技术的电动口罩的企业,专门做户外的雾霾过滤,如果按照口罩行业里的惯性思维,那肯定是拼品牌、拼技术、拼价格,我们当时给他的建议是跳出口罩行业做升维创新,怎么做呢?我们想一想,口罩天天在外面戴,其实不只是医疗器材的属性,还应该具备时尚属性,比如设计得更酷,更有时代感,让这个电动口罩变成时尚极客人群的首选,甚至在口罩外面专门做一个LED的显示屏,就像我们经常看到夜场里工作人员的电子工作牌一样,这个屏幕通过蓝牙和手机联通,可以自己编辑或者自动显示文字,比如显示当天所处区域的PM2.5的数值,当你骑车的时候带着这个口罩,那还是相当酷的,而且品牌可以迅速的和传统电动口罩产品差异化,甚至和3M口罩这样的大品牌pk,而且脑细胞还有大量的明星资源,可以免费的送给明星,先让一部分人潮起来,这样做,这个市场就会非常容易的打开了,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医疗行业跨界到时尚行业的升维创新。

 

升维论:如何让普通的小生意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意思)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只关注自己的行业,尽可能的多关注一些别的行业,如果发现一个可以使用的维度,那可能带来的创新是颠覆性的,就拿我们经常坐飞机的拉杆箱来说的,轮子几千年前就有了,箱子也是几千年前就有了,但是轮子+箱子+拉杆的拉杆箱直到1991年才被发明。再比如以前的手机是没有GPS定位的,但是当手机定位出现以后,出现了很多基于LBS的APP新场景的应用。我们再拿微信来说吧,最早的时候微信仅仅是一对一或者是群聊的手机短信的替代品,但是出现了朋友圈这个新维度以后,微信从通讯工具变成了媒体工具,甚至创造出了微商这个大行业,所以多一个维度,多一个参数,哪怕多了一个小工具,那将可能出现颠覆性的创新,所以要特别关注其他行业的创新,随时准备着为我所用。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升维创新方法的核心点:升维创新的核心要点就是要寻找到更高维度业态的参照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暂时就到这里啦,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给中小企业老板们开思维脑洞的高臻臻,更多分享欢迎大家加入脑细胞的付费社群,那里已经有800位老板在天天激烈的讨论各种营销思路了。[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liusuyu922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