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目前整个旅游行业整体上升趋势,但是旅行社越来越难做了,所以现在正是可以切入旅游的好时机点,接下来将用各种开脑洞的实际案例和大家分享。

3464字/3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上一期节目咱们吐槽了一下国内的旅行社,其实不仅国内,国外一些大的旅行社现在也遇到了瓶颈,特别是Skyscanner和Airbnb的出现,旅行社的经营似乎越来越难,很老外订机票基本都用Skyscanner订找便宜的机票,而订酒店用Airbnb,对国外的传统点的大旅行社冲击也不小,靠以信息不对称来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颠覆,所以我们的机会来了,机会是属于旅游行业中的内容创造者的。

以人为切入点的旅游商机


互联网让信息扁平化更加的透明了,所以单纯以酒店、机票、景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传统旅行社将遇到瓶颈,然而,高于信息不对称的竞争形态是“人”的竞争,所以现在网红、ip这些概念火了,而当下的旅游行业升级期也出现有一批这样优秀的“网红旅行社”,毕竟,跟着会玩、好玩的人去旅游,体验会好很多。

 

比如有一家定位于高端旅行和私人定制的旅行社叫行之悦,最近在旅游行业内受关注较高,因为这家旅行社的老板李志强就是一个大V,是知乎等不少平台的旅游达人,平时强哥就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秀自己的旅游经历,热心解答网友的旅游问题,吸引了不少的粉丝客户,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路线都是自己去踩点、开发,而且每一条线路一年不多卖,就几个团,但是都卖高价。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除了因为线路比较特别,他们可以收高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定位精准——主要针对土豪老板,因为很多有钱的老板都有一个心理愧疚,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老婆、孩子,所以正好可以通过旅游赎罪——我已经带你们母女出去旅游了,接下来开会、加班也不要烦我,真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些老板人群本身不太敏感价格,差不多也就行了,更在乎的是效率和体面,而走的线路又不是普通旅行社走的地方,太太们去了回来吹逼也特别满足虚荣心,所以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反正我跟着你强哥走,一年出去1,2次,你走哪我走哪。题外话,现在很多做高端旅游的宣传都在知乎做互动,效果不错,有兴趣的可以去围观。[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为了扩展新客户,行之悦还有一个7000多的低价团,现在也是他们家的爆款产品,带着客人们去沙漠里去看星空,就是通过低价的线路来吸引初次消费的客人进行体验,然后转化为长期的回头客。说到这条线路,还有一个特别恶心的小故事,传统的旅行社看到这条线路被他们家做火了,立马山寨,就在行之悦发现的观星点旁边设立了自己的观星点,然后价格比行之悦低。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传统旅行社确实是有钱有权还不要脸,但是他们最后还是没有办法跟行之悦这样的机构竞争的,因为大V强哥这个人是不可山寨的,稳定的回头客是不可山寨的,口碑势能是不可山寨的,所以通过人来作为新时代的旅游市场切入点是很好的一个点,现在不少手上有很多客源的导游自己也准备自己接私单这样做,自己开发线路,自己带团,就靠口碑慢慢做,我个人觉得是可行的。

 

另外值得一提一种思路的是我有一位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朋友,原本兼职做微信群的付费英语培训,专门培训涉外的导游的领队,因为兼职太赚钱,把铁饭碗的主持人都给辞职了,专职来做这个事情,已经做了一年多时间了,无心插柳的聚集了5000多个导游,她反过来想整合这些导游资源,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走四方旅行”,让这些全世界乱串的导游每个人真心推荐一个自认为最漂亮的地方出来,通过人物和内容来吸引游客,然后每一位导游再带人出去旅游,我觉得还是很有想象力的一个事情,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她的模式。

 

脑细胞最近想投资一家旅游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是玩了20年的极限运动狂热分子,什么开飞机、开坦克、滑板、冲浪、翼装等等,基本你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无一不会,而且他跟法国的自行车国际组织也有很好的合作资源。

 

 

 

我们为什么对他感兴趣,因为他正是未来几年会被市场需要的旅游IP,他这个人的人格属性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他可以带着大家一起去全世界各地进行极限运动或者干一些很酷的事情,比如在马来西亚原始森里野外生存,甚至飞俄罗斯,豹纹美女坐装甲车来接送,然后去体验坐米格战斗机,他还真有这些稀奇古怪的资源和经历。对于普通人去颠覆大旅行社很难,但是寻找到一些有趣的人带着大家去旅行,是一个很取巧的切入旅游市场的办法。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以前的旅行基本上是观光旅游为主,其实现在已经有各种旅游的动机抬头,比如为了考潜水执照去菲律宾薄荷岛的,比如亲子旅游去黑龙江雪乡的,比如游学旅游去硅谷参观特斯拉、微软、谷歌的,比如摄影旅游去拍火山岩浆的,比如去新西兰的牧场和农场主一起体验干农活养马的,比如去当国际义工,去给泰国的大象、海龟洗澡的,或者去老挝深山支教的,对了,有一家叫Gapper国际义工旅行的最近就在召集网友去坦桑尼亚支教,2周费用4000元,4周7200元,美国的一家义工组织更酷,还组织了很多美国明星的小孩来中国给大熊猫扫大便,他们美国人觉得非常酷,而且价格非常贵,一旦出了问题还直升飞机接送。这些以前我们从没听说过的旅行方式正是普通人创业的机会,第一步先自己出去走走,总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人,特别是有本地资源的老外,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还有对商业的敏锐,很容易就可以做点什么,我来举个具体的例子。

以靠“做景点”作为旅游的切入点


 

这个项目的创始人以前是做摄影的,认识十多年了,以前专门拍婚纱照,但是随着国内的婚纱影楼的竞争激烈,被逼去做国外的旅拍,在带团的过程中在酒吧遇到了几个神奇的人物,居然是泰国军方的人,而且还是泰国公主的保镖,听说他在泰国军营里有一个靶场,平时也对外接待一些人过来考IDPA持枪执照的训练和考试,我朋友直接眼睛放光了,这个生意若能合作那真的是太酷了,因为我这位朋友可以很容易从中国国内吸引到客源,而泰方也缺这样的资源,一拍即合。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非常幸运,前段时间,我被他邀请免费过去体验,真的是太酷了,训练的地方是泰国曼谷的皇家靶场,培训课程三天,非常的满和辛苦,但是非常的值得,三天时间每个人打了将近800多发子弹,而且还成功考到了IDPA的持枪执照,全世界通用哦,当然除了中国,而且价格也不贵,市场价才几千元,而且还系统体验了各种枪,GLock手枪、左轮、来福、M16、装了红外瞄准的微冲MR17等等很多枪,而且我发现他这个生意自带宣传势能,太好传播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必定会发朋友圈装逼,我发朋友圈都发了无数条,发得朋友圈里的朋友都懒得点赞了,我算了笔账,如果朋友圈的转化率只有1%,那在不扩展规模的情况下一年的流水轻松过千万,而且他们现在还准备做开飞机的执照颁发……我当时觉得这个项目真的是太好了,于是死皮赖脸的找我朋友蹭股份,多少钱我都投,结果终于蹭了5%,不要小看这5%啊,不仅仅是稳定分红的问题,我还可以很自信的出去吹逼说:“我在泰国还有军火生意呢!”[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好了,冷静,冷静,突然有种八星八箭只卖998的感觉。话又说回来,这个项目若没有中国人还是很难吸引到中国游客的,只能和导游合作打打散枪,因为很多老外确实没有中国人那么爱琢磨,那么勤奋,特别是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让是我去体验的时候,我就问泰军:“你们到时候会不会叫我们拆枪和组装枪呢?”泰军想了半天说:“额,为什么你们中国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呢?是不是你们喜欢洗枪呢?在我们这边都是下等兵干的事情”,我当时很无语,说:“你们的电影里都没有毒贩和警察比组装枪的速度的镜头吗?你不觉得很酷吗?”他又想了半天,摇摇头说:“哦,如果你们喜欢,那就教你们洗嘛”……所以,有了中国人对产品线的梳理和改造才能更好的吸引中国游客,纯老外是做不好这个事情的。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以前我们出去旅游是为了观光出去,但是以后很可能是为了干一个什么事情而出去,比如去泰国考持枪执照作为旅游的第一动机,然后顺便的去泰国玩玩,所以,聪明的中国同胞们真可以多出去走走,发现并且占据这些空白商机,比中国国内找项目容易太多了,比如去代理开水上飞机的培训学校、考PADI的潜水执照的培训学校等等等等,甚至最夸张的是脑细胞合伙人的同学在科威特买冰粉,成本几分钱的中国冰粉,在那边卖20多元一碗,而且生意好到爆,虽然这不是旅游项目,但是真心希望大家以后出去旅游的时候睁大眼睛发现这些商机,很有可能莫名其妙的就改变你人生的命运。最后,说个题外话,既然成功的当了这个持枪执照项目的股东,还是厚着脸皮做一下宣传,好歹出点力,若对考持枪执照感兴趣的可以加我朋友微信:maoshu501880

以靠思想做旅游的切入点


 

现在还有一帮人,是靠思想做旅游市场的切入点的,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参考的门槛有点高,不过也可以顺便分享分享。有一个年轻人的旅行潮牌叫GUYS小鲜旅,创始人叫YU大,是一个90后的小海龟,特别有想法,以前是在新西兰和冰岛等地专做小众特色旅游,最近他又捣腾出一个新玩法——角色扮演旅行。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国外的旅游市场的创新玩法 下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他考虑到平日里的年轻人都在看一些魔幻、科幻的电视剧、电影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血脉激张,一躺到床上就想象自己成为了主角,而现实中,却碍于面子,怕被别人笑话,总是不好意思去实现。他现在就专门邀请这样的年轻人,一起来开脑洞,带年轻游客去风景秀丽的地方去旅行,但又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一起搞视频、摄影创作,比如在雾霾天的屋顶拍寂静岭,在月圆之夜拍美少女战士,在云海上,星空下拍被外星人绑架,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自己老了,反正我是感觉自己老了,他们家的生意还天天爆满,真的会玩。

 

说到这里,我还给大家推荐一个神仙一样的人物——海盗王基德,80后的冒险摄影师,全世界到处飞的追星空,同时还是户外极限运动和疯狂的自我实现主义者,玩得更嗨,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看看这些脑洞大开的年轻的旅行冒险家都在干些什么。

 

由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间点,传统的旅行行业还没有快速转型之前,旅行行业涌现出了大量的商机,我上面所有的案例都只是抛砖引玉,冰山一角而已,希望在春节这段时间,建议各位小伙伴出行就不要纯玩了,说不一定发现了一些什么新的商业机会改变了你的命运了呢。[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liusuyu922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目前旅游行业各种混乱,当80后、90后、00后成为主流的时候,整个旅游行业将全面洗牌,现在各种旅游行业商机涌现,正是布局的时候,旅游分享分为两期,第一期主要分享旅游现状,第二期主要分享一些具体的新玩法案例。

3358字/3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传统旅行社被“包机业务”给玩死了


估计很多人都很看好旅游行业,特别是这几年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稍微有点钱的干脆不做事了,自己给自己放假,投资做事可能还要亏钱,还不如先出去旅游休息或者上个什么课,订点罗辑思维得到的付费阅读,学点东西,所以这几年我看好旅游和教育行业。

 

但是传统的旅行社却有很多问题,甚至越来越难做了,究其源头,就是因为“包机业务”业务模式惹的祸,最早的时候,旅行社确实在这一块尝到了甜头,真的是躺着赚钱,但是现在越来越难做了。因为中国的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导致旅游有非常夸张的淡旺季,包机业务在旺季的时候当然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是淡季的时候经常飞机坐不满人,但是钱是早就给航空公司的,所以就变得“苍蝇脚脚也是肉”,原价3000多的泰国团,几百也接,然后就引发了后面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特别引发了价格战,所以包机业务巨大的、无底线的价格差是后面发生的一切的导火索。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旅行社的产品就是搭积木,无非是住宿、景点门票、餐饮、大交通、车、导游,每家的线路也基本差不多,拼的仅仅是硬实力,所以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这一点和国外的旅行社区别很大,后面我会专门说。产品同质化就算了,最关键的是小旅行社准入门槛超低,渠道超级混乱,很多旅行社就几十万的加盟费再加10万的保证金就可以开业了,这还算有点操守的,还有一些甚至只是交了一年两三千的挂名费。更夸张的有的人在旅行社交个两百五十块的“包桌费”,就算某个旅行社的某“部门”了,用旅行社的合同就出去收客户了。[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甚至一些旅行社销售或者计调在有一定客户基础以后发现,老板啥也不干,收客交客就把钱给挣了。自己有客户,干嘛拿老板的提成啊?接个客户电话,再打个电话把客户给卖出去,钱就到手了。于是,各种各样的旅行社就成千上万上几十万了,这根本就没门槛。

 

这些微型旅行社没有任何成本,假设三亚批发价3000元,别人卖3500,我就3400、3050我也卖。反正毛利比电话费高就好。久而久之,散客团就没有利润了。

 

好了,这下散客团没利润了,那怎么来支付导游的费用呢?导游也需要吃饭啊,所以导游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边引导客人去旅游消费,一边做微商代购,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朋友圈里很多导游朋友都在做代购,这一切都是被逼的。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后面的进化得更有意思,导游自己花钱去旅行社买团带,导游按照人头来给钱给旅行社,就赌买的这个团会不会有大消费,然后从旅行团消费购物中盈利,如果买到的是屌丝团,那也只有自己认栽,甚至最有消费实力的欧洲团的人头费需要花几千元一个游客,所以有的时候说导游脾气不好,其实他们也不容易,看你老不买东西,人家心理压力大嘛。

 

旅行社船大难掉头,目的地也就那么几个,因为去开发一条新的线路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很多旅行社不愿去开发,更喜欢互相山寨,看着这家旅行社某个线路比较火,马上就去山寨,导致很多旅行社老板更不愿意去开发新路线,特别是上面的包机业务导致吸引的客人都是价格敏感型的屌丝客人,原本利润就薄,整个行业开始恶性循环了,真的便宜无好货,中国很多行业都是因为低价惹的祸,低价最终导致很多连锁反应,偷工减料、品质下降,食品安全,人才流失等等。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大概在我几岁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父辈们说一个词语:价廉物美,也不知道中国人何时开始追求价廉物美的,这就完全不可能嘛,在信息不对称的商业中,你还想占到商人的小便宜?!一个巴掌拍不响,上面发生的那么多问题,跟游客对旅游的认识层次低,需求也低有很大关系。也许我们年轻人认为只有熟练掌握OTA,运用各种旅游app,全程自己掌握行程节奏的才叫旅行,但是还有很多40、50的大妈大伯们的旅游仅仅停留在:“到过”“拍过照”的层次。有许多退休的老年人忙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手上有些闲钱,可能这辈子才第一次出省、出国旅游,他们用来旅游的钱不足以支付高昂的团费,也不认可咨询服务的价值,只以价格作为选择的标准,不考虑实际旅行成本,侥幸认为低于成本的团费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其实,上面的各种现状只是说明中国现在只是属于旅游市场的初级阶段,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走向中级、高级市场的历史时间点,这正是历史的缝隙所在,有着大量的商业机会存在,等到行业洗牌以后,自然会留下优秀的旅行社,目前也是有想法,有能力的旅游行业创业者进入的最好时间点,接下来我再来继续分享一下国外的旅行社的现状,而下一期节目当中再继续详细说对于普通人,甚至是从未从事过旅游行业的人怎么在这波旅游造富中分得历史缝隙的一杯羹。

 

看看国外的旅游市场


 

中国的旅游市场确实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大部分的市场仅仅属于观光旅游,其实一味的归罪于旅行社是不对的,旅游行业是一个很大、很长的产业链,旅行社其实只是一个中间角色,只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再好的服务员也需要好的餐厅,而国内景点的问题比旅行社大多了,当然有那么多问题,也意味着机会是大大的有。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的旅游业,日本国内的旅游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明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避暑旅游、修学旅游、二战后到上世纪70时年代中期的修学旅游和慰安旅游、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体育旅游、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90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的休闲旅游和趣味旅游,比如动漫旅游,而中国的旅游业,基本观光旅游占据了90%以上,除了看自然风光,就是看人文景观,就没有其他的什么旅游内容了,所以中国的旅游业在内容提供上是有很多问题的。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再来说说中国的台湾,台铁有一条线叫平溪线,我当时去的时候真的把我震撼到了,每一站距离不是太远,可能也就几公里,但是每一站的村庄都完全拥有自己的主题调性,比如侯硐是一个著名的猫村,到处都是猫,每只猫身上都有一个牌子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到处都看得到猫的元素,比如在车站边上就有一个卡通猫咪萌萌哒的站在那里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建议带狗来访,还有猫咪散步地图,猫咪造型的商店里也是各种猫咪造型的商品,还有流浪猫的收容所等等,太有味道了。继续坐火车往前面走,平溪的主题又是天灯,也就是孔明灯,基本所有元素又围绕着天灯来展开。[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陆,所有知名点的古镇几乎全修得跟丽江一模一样,老房子翻新,道路两旁各一条小水渠,边上都是商店,而且最恶心的是几乎全国的旅游商品的产地都是义乌,甚至连吃的,各个旅游景区都大同小异,景区的内容同质化过于严重。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接下来再说国外的旅行社,跟国内的旅行社不太一样,除了基本的机票和旅行团,他们很大一块业务是帮助客人在安排与策划自由行行程。自由行的行程若自己做,那是又费时间又费精力,尤其是那种很复杂的欧洲行程,特别是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虽说网上有论坛有资料可以查,可有的时候很容易被误导,所以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旅游咨询师就特别重要,甚至一些国外的大型旅行社只做咨询、然后帮忙预定机票、酒店,不带团。

 

来个具体的例子,一位网友是学旅游的,想去体验一下外国团的活动,所以报了一个英国旅行社的泰国8天的旅行团。相比较中国的泰国团,这个团的团费是很高的,差不多4500人民币一个人,而且还不包括往返机票和保险,这和国内2000-3000人民币的团差了快一倍的价格了。和中国的泰国团相比,团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泰式按摩,学习泰拳,做泰国菜,河上的cruise派对等等。中国的旅游主要偏观光游、休闲游,对于深度体验以及社会活动要求不多,或者是很多人不了解,所以中国的泰国团主要偏观光和购物。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其中,最让这位网友惊讶的是这个8天的团居然不去看人妖表演,貌似中国的团更喜欢看山、看水、看别人,而老外更喜欢把玩自己,让自己深入其中,深度体验。这位网友在出发前的一个月就在facebook上和导游取得了联系,同时在facebook上也有世界各地同一天出发的游客一起留言讨论加好友,这可能和国内不太一样。导游会主动分享一些照片,同时旅行社也会给他们图文还有视频等详细的旅行介绍,让游客消除恐惧,对旅行也好做准备。国外的导游非常热爱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薪资稳定,不像国内一些导游拿不到回扣可能就没有太多收入,他们也更愿意把游客当做朋友,带着游客一起嗨。老外的团虽然贵点,但是特别实在,比如在冰岛,如果你选择极光团,但是如果你没有看到极光,第二天可以免费再参加一次,而国内的导游只能说:“不好意思,你没这个运气,我们还要赶下一个行程,所以没办法了,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商机:旅游行业升级的历史机会点来了 上 | 高臻臻的脑细胞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国外的旅行社在旅游咨询和旅游体验上比国内的旅行社走在前面很多年,但是这种转型对于传统的旅行社,特别是那些有政府背景的大旅行社来说整体转型还是很困难、很花时间的,他们目前还可以接一些老年旅行团,但再过几年,当主要消费群体都变成现在的90、00后的时候,传统旅游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大冲击,不转变模式以及产品的结构,在未来,传统旅游业将在夹缝中挣扎。

 

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机会来了,旅游的风口到了,无论是通过在旅游产业链上做一个小景点,比如我朋友就和泰国军方合作开了一个考持枪执照的靶场,还是通过旅游达人、摄影大V,通过打造IP的方式来吸引粉丝游客,再或者是和国际义工组织合作,带领年轻人去泰国给大象、给海龟洗澡,或者去老挝山区去支教,旅游行业在当下这个历史转型期,通过跨界的方式涌现出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即使你以前根本不是做旅游的,也不懂旅游的,也建议强烈关注,下一期我将详细分享各种具体的,依托旅游的新玩法、新案例。

[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liusuyu922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大部分企业或公司都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大业务,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各方面成本也在增长,扩张做大不见得效益就会好,不如把企业做强不做大,做小而做精,反而能有一个持久稳定,赚得更多!

文章字数:3278字

阅读估计:3分钟

提示:加入脑细胞社群或者订阅《高臻臻7分钟商学院》,请加微信公众号:脑细胞

 

先来几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十多年前,我做了当时成都最大的BBS社区,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了不少传统老板,发现成都老板和江浙老板真的差别好大,做整形美容的江浙老板一看就没睡好,很重的黑眼圈,天天跟我说明年还要再开三家医院,而成都老板拉着我到府南河边晒太阳、喝茶、聊八卦,当时我还是比较年轻气盛,虽然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是从内心有点“鄙视”这些成都老板,觉得他们没有上进心。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被我内心“鄙视”过的是巴蜀味苑的老板李总,人称李老鬼(真名:李仁光),十年前,我问他:“李总,你准不准备开分店或者是做加盟呢?”一身袍哥气场的李总回答说:“为什么要开分店啊?累,开一个店,够了!”,其实,他不仅拒绝扩张,更有甚者每天只开张几个小时,中午2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来晚了有钱赚也不卖。[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然而十年后,那位江浙老板的医院已经关门了,而李总的巴蜀味苑依然生意火爆,开了20年,火了20年,成为了全国单位面积坪效最高的餐馆,带上厨房才120平米,但是一年的流水十年前就过百万了。车辐、流沙河、李济生、熊四智等很多名人都对这家餐馆赞赏有加,甚至连巴金老先生都去他们家吃饭,就连北京《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都发微博说这家餐馆好。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其实不光是巴蜀味苑的李总,还有被无数人山寨的牛王庙怪味面的真正创始人吴三哥(真名:吴明志)等等也是这样,拒绝开分店,拒绝规模化、工业化,全国仅此一家。

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说成都人很休闲很幸福,我觉得这正是成都老板们的大智慧,如果李总开了很多分店,管理难度大了,各种隐性成本增加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很可能品牌都不在了,像现在这样,悠闲的做生意,集中精力像匠人一样只需要把产品做好,反而企业的生命周期更长,而且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一年几十上百万的纯利润,真够了,并且还有大把的时间陪家人和孩子,不是很幸福吗?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再看那些所谓的互联网加的项目,拿风投的项目,其实很多只是表面风光,可能公司几年都没有分一次红,甚至连老板自己的工资都不敢发,屁股后面欠银行了一屁股债,努力奋斗给员工们打工,瞎忙得不行不说,还每天精神上担惊受怕,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活得过下个月。

 

上次还看到一个新闻上说一个山西的煤老板以前身价过亿,当年每天纯利几十万,但是后来钱多了,到处投资,这几年经济不景气,资金链断了,立马负债几千万,只得全家人一起还债,何必呢,用自己的身体、家人,甚至生命一起当赌注,下注给了自己的工作,一旦崩盘,家破人亡。

 

还有一些做得好的企业老板也说,随着企业规模的做大,特别有了跨区域扩张以后,经常出差,到处奔波,个人与家人的生活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感觉自己反而不开心了。随着业务做大,管理事务变繁杂,常常疲于应付,甚至一想到要去公司上班就浑身不爽,所以,对于老板们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自己是为了什么要开公司,开公司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还是为了自由,还是为了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德国公司为什么不喜欢上市


 

中国企业这三十多年以来都是学习的美国模式,一味做大做强:融资+快速扩张。其实还有另一种欧洲模式,追求稳定的长远发展,以家族企业居多。德国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们,不少都不想上市。美国是做全产业链,欧洲是在某个领域做隐形冠军,各有利弊。我们学哪个呢,就怕邯郸学步,哪个都学不会。

 

中国股市概念横飞,新三板上,只要沾上“工业4.0”、“互联网+”,股价立马被炒上数十倍甚至百倍。美国模式有点学歪了,建议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德国模式:做强不做大,不上市有又怎么了?!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德国这样的隐形冠军确实太多了,多到很多公司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我说个大家都知道的:保时捷,他也是个家族企业,1936成立,已传至第三代。保时捷有这样三条哲学:

 

第一、品质精神

这里组装一部车只需9小时,但出厂则需要数月。保时捷的订单最快也需3个月,有些配置高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预订。尽管需求旺盛,但该企业并不急于扩张。保时捷并非拒绝机械化。这里,工人负责组装,机器人负责搬运,全场通过Wi–Fi遥控和联络,井然有序。

 

第二、不盲目扩张

保时捷保持着细水长流的生产节奏:从未有过淡季,即便金融危机时也不淡。由于受厂房限制,又处于市区,保时捷每天只能生产200辆车,年产不过6万辆,仅两三百亿元的产值,和其他汽车巨头动则上千亿的产值无法类比。不轻易急速扩张、不愿加班,与其说是德国家族企业的特点,不如说是德国企业的普遍特点。

 

第三、传承精神

保时捷售价每部12万欧元起,属汽车中的奢侈品。保时捷的技工至少要培训3年以上,上岗前还要集训两三个月。这里上年纪的熟练工不少,他们一般干到老,老技工的技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工匠精神、家族传承和现代科技形成的铁三角让保时捷这样的德国制造立于不败之地,凭互联网的风口怎么吹就是不动摇。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德国92%都是中小企业,德国中小企业比较“一根筋”,信奉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营哲学——“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们不会单纯的追求利润,也不擅长资本运作,更是从来没想过上市。因为“资本来了,麻烦和谣言就来了。”,就像我的一位公司做得非常好的朋友跟我抱怨:“以前只是想拿点投资去山顶看看风景,结果没想到资本天天逼着他攀登珠穆朗玛”,所以我们经常听说一些创始人被风投玩出局了就是这个道理,公司、资本、市场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就会失控,作为创始人老板,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初心,不要盲目的扩大,而且有可能公司初期几个人的时候还赚钱,但是由于市场不好,管理水平跟不上,人多了,公司大了反而老板不赚钱了。[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德国还有一个做玻璃的隐形冠军,埃及国家博物馆、卢浮宫、北京故宫等世界顶级博物馆都是用的他们家的玻璃。这家百年企业坚决不上市,甚至刻意把规模控制在邓巴数150人以内,因为超过150的熟人圈极非常容易叫不上名字,叫不上名字,就必须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于是员工或许就不那么卖力地工作,或许会离职,原本那种“以公司为家”的气氛也就不存在了。而企业一上市,一切都会为之改变,为业绩而扩张,为业绩而迁厂,为业绩而裁人。

 

这几年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体、身边同行都吵着要互联网转型,拥抱互联网,这是老板你的初衷吗?互联网是一个非常讲规模,讲资本的行业,因为互联网一般来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旦用了QQ,还会产生第二个QQ吗?所以互联网企业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细分领域快速的做到绝对垄断,但是非互联网的某些行业,完全没有必要跟着互联网人瞎起哄嘛,除了规模盈利还可以匠人盈利嘛。

 

再来看看匠人


 

我有一个非常懂古董的朋友,有一次拿了一块玉给我看,我没看出什么门道,只是觉得应该是个古代的东西,一问价格,把我吓得,一千多万!我说为什么那么贵啊?他说第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二是因为古时候工具有限,要人工磨出这样的玉器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就是说爷爷磨了交给爸爸磨,爸爸磨了交给儿子磨,牛X,我也终于切身理解马克思说的那句:“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匠人,就是对时间的倔强,是需要靠时间来沉淀。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成都有一个很有名的小吃叫钟水饺,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卖了,但是本地人很少去吃,觉得味道一般,有一次一位朋友请我去吃饺子,说非常好吃,地址在一个厂区家属区里面,非常难找,结果和卖饺子的奶奶一聊天才知道她以前年轻的时候在钟水饺当学徒,她现在做的饺子就是正宗的钟水饺,我问那为什么跟外面店里卖的味道不一样,这里的钟水饺好吃太多,她说肯定不一样啊,以前她当学徒的时候光是打这个饺子的蘸碟就学了3年,现在外面店里的小妹学打蘸碟,也就3分钟,说实话,为了这个味道,为了这个三年,就算客单价是100元,我都是愿意去反复消费的。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日本的匠人文化就更浓厚了,随便说一个,专门给人定制家具的秋山木工,只有34名员工,但是年销售额达到了1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6000多万。因为他们做的家具可以使用一百年两百年,全部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为了把年轻学徒培养成一流的工匠,秋山木工制定了一套长达8年的人才培养制度,年轻学徒要在8年的时间里,做好成为一名工匠的心理建设、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工作规划、知识和技术等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所须的一切,从第九年开始才能独立出去打天下。

 

日本匠人文化的可贵之处,是沉静、务实的自我定位和企业定位。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企业家心态,可以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在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存活下来,而且发展得依旧不错。美国学者马文·沃尔夫在《日本经济飞跃的秘诀》一书中写道“:武士代表着日本文化遗产中最具持久性的价值,在身着西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本人精神里,封建的武士道精神仍然在起作用。”20世纪中叶,由于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代表“凶勇好斗” 的“刀”被封存,而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菊”则被发扬光大。

 

创业现状:别一心求大!把事业做大不赚钱,做小才赚钱 | 高臻臻的脑细胞

 

日本人有两个自造成语“一生悬命”和“一筋”,即是说一生用心从一艺,绝不更改。尤其在工艺领域,做到最高境界就是“人间国宝”,如神一般存在,这在前段时间大热的纪录片《寿司之神》中,可见一斑。

 

做强不做大


 

风水轮流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现有商品基本满足了消费者的有无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的见多识广,经济实力增加,消费升级这波浪潮正在慢慢涌来,在以前满足商品有无的时代,肯定是渠道为王,规模为王,越大越好,但是在接下来消费升级的精细化时代,正是“小生意”的匠人天下,若让我个人选择,做企业,我会选择做“做强不做大”,若非要做大,那我可能会把非核心业务交给第三方供应链去完成,木匠不赚漆匠钱嘛。

[最后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liusuyu922加入脑细胞付费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